搜索

八项违规、顽疾难改 招联金融又被罚近三百万

发表于 2025-07-06 05:29:21 来源:正襟危坐网

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招联金融”)因存在“催收行为不当”等8项“老问题”违法违规事实,项违2月8日,规顽改招银保监会对其开出了290万元的疾难近百罚单。《投资快报》记者关注到,联金本次招联金融被监管查处的融又其它7项违法违规事实包括:“未报告联合贷款表外风险敞口”“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收取平台服务费质价不符”“产品定价管理不审慎”“对合作商户风险管理不到位”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审计工作不规范”“消费者投诉【进入黑猫投诉】管理工作不到位”。被罚

另值得注意的项违是2021年3月19日,曾发布公告宣布“启动招联金融的规顽改招上市研究工作”。招联金融也因此与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疾难近百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一起成为目前国内三家宣布拟IPO的联金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因不当催收、融又不当宣传 时隔两年后再被“通报”

截至2月8日下午2点40分,被罚记者以“招联金融”为关键词,项违搜索黑猫投诉平台共有1.7283万条结果;其中进入今年以来,规顽改招据记者的疾难近百统计投诉对象为“招联金融”的投诉信息数量达到282条(除去投诉状态显示为“已完成”的),且多数对招联金融的投诉集中在“暴力催收”等问题上。

然而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招联金融领受的第一张“罚单”。因存在不当催收、不当营销宣传以及对合作商管控不力等相同问题,招联金融两年前就曾被监管公开通报。2020年10月22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下称“银保监会消保局”)公示《关于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的通报》(下称“通报”)。银保监会消保局在检查中发现,彼时招联金融就存在着“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未向客户提供实质性服务而不当收取费用”“对合作商管控不力”以及“催收管理不到位”四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其中关于“对合作商管控不力”,通报披露招联金融对合作规模控制不严。2016年12月至2019年8月,招联金融对上海某公司的分期业务合作规模限额为3000万元,但2019年8月末的实际分期业务合作规模却达到6000万元。特别在2019年9月27日,招联金融在每日预警报告中给合作公司设置了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但第2日即将合作公司的分期业务合作规模限额从3000万元上调到7440万元。

通报显示,招联金融也存在着催收行为不当的现象。“例如,对已明确还款日期的逾期客户胡某,仍继续拨出催收电话,对客户造成骚扰;向客户刘某工作单位拨打电话,告知其同事关于刘某的逾期信息。同时,该公司未严格执行委外催收机构品质考核制度,考核时存在未对催收公司不当行为扣分的情况。”银保监会消保局彼时举例介绍道。

去年上半年息费净收入超70亿

公开信息显示,招联金融于2015年3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前海区注册成立,初始注册资本20亿元。其后股东完成2轮增资,截至2020年末,公司注册资本增至38.69亿元,其中中国联通持股50%,招商银行持股24.15%,招商银行全资子公司招商永隆银行有限公司持股(即“永隆银行”)25.85%。2021年7月,深圳银保监局同意招商银行受让永隆银行所持有的招联金融25.85%股份,此次股权变更完成后,和招商银行持股比例均为50%。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即“中诚信”)2021年9月24日发布的《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五期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下称“评级报告”)披露,截至2021年6月末,招联金融的贷款和垫款余额为1332.98亿元,较年初增长22.09%,受此因素影响,2021年上半年招联金融实现利息及手续费净收入达到73.74亿元,相当于2020年全年的57.59%。由于采取了不同的催收方式和力度,目前招联金融逾期“整体回收率较高”。

资产质量方面,同样来自评级报告,截至2020年末,按照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口径计算,招联金融不良贷款余额为19.44亿元,不良率为1.78%。进入2021年以后,招联金融的不良贷款余额增长较快。截至2021年6月末,其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5.74%至22.50亿元,但“由于总体信贷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09个百分点至1.69%;此外,受公司纳入关注类贷款标准进一步严格的影响,关注类贷款占比上升至1.11%。”中诚信介绍道。

(投资快报)

随机为您推荐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八项违规、顽疾难改 招联金融又被罚近三百万,正襟危坐网   sitema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