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在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井下工作面,迎峰有序矿工需要随时掌握生产场所每一台设备的度夏运行数据并实时调整,过去完成这项工作劳动强度大、关键供技术要求高。期国而现在,煤炭利用矿鸿系统的充足近场功能,各设备及传感器自动近场连接到矿工的迎峰有序手机上,采煤面的度夏压力、采高、关键供推移行程等数据都可在手机屏幕上显示。期国目前,煤炭矿鸿系统已成功应用在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的充足20种398台设备上。
不仅在神东矿区,迎峰有序在全国产能最大的度夏单立井智能化示范煤矿——中煤陕西公司大海则煤矿,工作人员通过操作面板远程控制地下630米的关键供采煤设备自动运转。今年36岁的李晋,从事采煤工作已有十年,以前的他,每天都要下井,现在,他只需来到中控室,即可实现高效采煤。
中煤陕西公司大海则煤矿工人 李晋:以前一个班得20多个人,一刀煤(两千吨)得一个半小时左右,现在我们五个人,50分钟一刀煤(两千吨)就完成了。
不仅采煤更加智能了,运煤也有了新变化。在大海则煤矿的火车装车站,一列火车54节车厢,在远程智能化铁路装车系统帮助下,以前需要大量人力、机械,90分钟才能完成的装载任务,如今远程控制50分钟即可完成。
中煤陕西公司大海则煤矿董事长 马冠超:原来都是人工装车,现在我们实现自动装车以后现场不需要人,通过监控,安全性、装车质量都比以前大大提高,人均工效提高25%。
煤炭产业链拉长 实现高质发展
不仅矿山有了智慧新模样, 煤本身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延长,煤化工产业发展提速。
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公司,煤炭实现了由燃料到原料的华丽蜕变,煤化工产业链条正在向终端拓展。180万吨煤制甲醇、40万吨乙二醇、60万吨甲醇制烯烃装置在此集聚,三大装置联产让越来越多的煤炭“由黑变白”,煤化工产品也“由粗变精”。
当前,企业正在积极推进全球首套年产5万吨聚乙醇酸示范项目建设,生产生物可降解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全自然域降解、高阻隔性、高强度、高耐热特点,可应用于食品、饮料包装等众多领域,可助力破解“白色污染”问题。
国家能源集团化工产业管理部计划协调处经理 丁郡瑜:过去我们的石化产品,实际上都是通过石油为原料炼制的,我们现在通过煤来生产这种产品,也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
煤化工产业不仅在榆林集聚,国家能源集团还在建成了全球首个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项目;在包头建成了国内首套煤制烯烃项目;在宁夏建成了世界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自主知识产权的宁煤年产400万吨煤间接液化项目。三条现代煤化工技术路线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能源集团化工产业管理部计划协调处经理 丁郡瑜:“十四五”期间,将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实现价值链,推动煤化工产业由燃料向原料、材料转变,实现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 李琳)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